学校创立于2000年9月,其前身为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201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审请,教育部批准,成立汉口学院。通过20年的砥砺发展,学校形成了培养本科生、专科生、以及举办专升本教育等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十佳独立学院”、“中国十大名牌独立学院”、“中国十大改革创新示范高校”、“中国十大品牌影响力学院”、“武汉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成就勋章”。
校园占地干余亩,建筑面积45余万平方米,依山傍水,曲塘潋滟。学校被誉为武汉地区最美、最雅的新型大学园区。山水相映生辉,是学习深造的理想胜地。大学附近的汤逊湖湿地公园是生态自然的绿色氧源、学生健步休憩的后花园。学校现建有11个学院,涵盖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37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生源覆盖全国28个省市区。考研率、就业率、国际化程度在同类高等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64余人,其中院士1人,正高职称教师77人,副高职称教师309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
学校建有四个研究所,学校实施“一校一园”战略,以校带园,以园促校,建立中德武汉文发航空产业园,成立航空学院和航空研究所,带动航空专业的发展。
音乐学院成立于2001年,拥有音乐教学楼一栋,面积4000平方,一座可容纳800人的现代化音乐厅,钢琴教室105间,音乐教育与制作实验室,舞蹈形体室,表演实验室,学前教育多功能实验室。
学院下设音乐学、学前教育、表演三个系,分设声乐、钢琴、器乐与理论、舞蹈、学前教育、艺术实践、实习实训七个教研室。
2019年音乐学专业入选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名单,同时,音乐学系获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20年《合唱指挥》课程获批湖北省教育厅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副教授14名,他们分别来自法国、英国、意大利、乌克兰、澳大利亚、波兰等国家留学归国的专业人士。
学院下设三个艺术团体:“旭日合唱团”、“黄鹤艺术团”及“黄鹤戏剧社”,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交流互通的平台。旭日合唱团分别在意大利日瓦国际合唱节、第八届国际合唱节、首届全国电视合唱大奖赛、武汉市琴台合唱节中获金奖。黄鹤艺术团先后受邀参加了武汉市文化局主办的“汉口江滩中秋文艺晚会”、“鄂旅投花海音乐节”及“武汉市纪念红军胜利80周年暨‘两学一做’大型文艺晚会”等,黄鹤戏剧社作品荣获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优秀作品,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宽阔的艺术实践平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文化修养、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中小学、艺术培训机构、文化宣传领域能胜任教学、专业培训与指导、音乐创编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文艺团体;艺术培训机构;各地市县文化局;工会等。
核心课程 :钢琴演奏、歌曲演唱、合唱与指挥、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视唱练耳、和声、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中小学音乐教学法、教育心理学、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儿童教育心理学,具有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与技能,突出的保教能力以及创新发展能力,能够在幼儿园、早教机构、幼教培训机构从事幼儿教学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基本技巧,并熟悉话剧、音乐剧、舞剧、戏曲影视艺术等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系统掌握厚实的专业知识及专业创作技能,能够在影视传媒、文化艺术机构及学校等单位从事影视表演教学、创作、宣传、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表演概论、艺术概论、中国戏曲史、中国戏剧史、演剧史、表演基础训练、台词、声乐、形体训练等。
汉口学院传媒学院成立于2014年,现有在校生1700余人,包括四个本科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一个专科专业:摄影摄像技术。传媒学院自成立以来,共招收学生4000余人,培养毕业生2000余人,就业率达96%以上 ,高端就业率60%以上,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专业的传媒人才。
传媒学院广纳人才,师资队伍独具特色,现有专职教师4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0人,讲师14人;青年教师中,博士在读3人,硕士学历32人。此外,传媒学院聘请了外聘教师3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
学院针对所属学科应用性强,行业发展快,专业实践技能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建立了一支独具特色的师资队伍。学院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中外名校毕业、在国际国内大赛获奖的青年骨干教师;还聘请了一批在中央电视台、湖北卫视,武汉电视台,湖北广播电台工作多年的制片人、播音员、主持人、摄像师等的双师型教师。学院聘请了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央视新闻主播靳强。
传媒学院为满足教学要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自建拥有一流传媒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设备齐全,建有500平米演播厅、虚拟演播厅、综合演艺厅、专业录音棚、摄影摄像实验室、影视后期实验室等供师生使用。
传媒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影视作品鉴赏》,有广播电视艺术学特色学科、广播电视业务研究与发展中心,建有《视听语言》等8门校级金课。教师富有开拓精神,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传媒学院具有优良的课外教学活动传统,许多教师在日常课程之外组建专业兴趣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实践和研究活动,努力为学生拓展第二课堂。与电视台合作建立节目基地,公共合作电视栏目的拍摄制作工作;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建立中美合作人物访谈实训基地;举办各种高端讲座,专题培训;举办各种大型专业晚会,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实践,已经成为传媒学院的常态。
《汉院之声》是传媒学院从2017年开始重点打造的原创年度品牌晚会,时长90分钟,由师生团队共同策划、导演完成。每年学院都会邀请行业名人、明星与学生一起登台表演。晚会受到了广大媒体的关注,《武汉晚报》、武汉电视台、湖北广播电视台连续三年都进行了新闻报道,湖北广电新媒体中心还对《汉院之声》进行了直播,有超过十万人观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良好、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中国语言的文字、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电视新闻播音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新闻宣传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