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语文】202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精选10篇「人民日报」1月最新满分时评
1.你的年度报告里,藏着哪些独特经历和回忆?周山吟人民日报评论 2023-01-05
2.从“猴票”到“蓝兔”,你有哪些关于生肖邮票的记忆吕京笏 人民日报评论 2023-01-06
4.嗑起中国剧,“歪果仁”也上头 李忱阳 人民日报评论 2023-01-09
5.《中国奇谭》,讲年轻人爱看的志怪 周珊珊人民日报评论 2023-01-13
7.“1888万彩礼”:谣言可以证伪,婚俗却要正视 于石 人民日报评论 2023-01-17
8.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文明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选择人民日报文艺 作者:张德祥
10.排队抽打秦桧像,“爽”过以后又能怎样?任冠青 中青评论 2023-01-31
1.你的年度报告里,藏着哪些独特经历和回忆?周山吟人民日报评论 2023-01-05
“你的音乐精神,8%灿烂、8%纯洁、84%一级闪耀”“你留下了294条笔记,阅读是你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你最爱在上班时间刷微博,带薪摸鱼甜蜜蜜”……岁末年初,一APP年度报告来袭。你收到了几份年度报告?你的年度报告里,藏着哪些独特的经历和回忆?昨天我们聊了新年立flag,今天我们来聊聊年度报告的线年末,刷屏朋友圈的年度报告花样依旧繁多。
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各大APP年度报告,再次成为人们“晒”出来的对象,记录下无数个体2022年的点点滴滴。从深夜时分循环数十遍的歌曲,到读书至动情处留下的批注,年度报告采撷下生活的独白,
。“今天大概是很特别的一天”“这本书陪你度过了一个失眠的夜晚”,它就像一本自动生成的电子日记,记录下细水长流时光中的波澜。“不限量热忱”“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全勤在读博士”,从互联网世界行动足迹中提炼出的关键词,用辞约义丰的概括再现生活的轨迹。有人说,互联网的注视也提供了消解孤独的方式,“至少每年还有那些APP,知道我在哪一天开心或者难过”。记录生活、整合数据、凝练表达,年度报告提供了观察自我的又一视角,人们得以穿越时光与自己重逢,完成一次赛博世界中的自我凝望。展开全文
分享不同的年度报告已然成为许多人辞旧迎新的“固定动作”,人们通过这种赛博仪式,为过去画上一个句号,开启迈向未来的新篇章。看似雷同的截图、统一的格式,甚至关键词也总能重合,但年度报告总能或多或少于草蛇灰线中透露使用者独特的审美偏好和意趣,搭配上或充满调侃或真情流露的评语,就能成为一张张被递向好友圈的靓丽社交名片。不过也有人批评,过眼云烟般的年度报告已让人嚼不出新味儿,甚至有“硌牙”的风险。绝大多数年度报告需要开启隐私设置,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让一些人产生了“以牺牲隐私为代价换取仪式感”的担忧。
一份调查显示,70.91%的受访者认为年度报告与现实自我的匹配度仅有50%左右。数据堆砌、画像不准、营销过剩、噱头居多……在一些人眼中,曾堪“电子知己”的年度报告已沦为“看看就得了,不要太较真”的电子蜡块。当用户有了它在试图敷衍自己的感受,不能“精准号脉”的年度报告也就难免被搁置一边。相对于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经历,数据的视角往往是简单的,它看不到事件的偶然
:有时把某首歌曲“听上数十遍”只是因为开着单曲循环睡着了。同时,数据的视角总是有限的,它知道你总将快递寄往同一个地址,却不知那是你对家人时时不断的挂念;它知道“这一年你在全国12个城市留下了脚印”,却不知这是对诗与远方的浪漫奔赴,还是在奋斗的征途上奔忙;它知道好友经常发给你的是搞笑视频,却猜不到背后重逢相聚的期盼……寻求便利和保护隐私的权衡,决定了数据只能瞥见生活这座冰山浮出的一角,看不透水面下酝酿、奔涌的缘由与本质。而这些看不见的更庞大的部分,往往是更重要、更为人们珍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数据画像中的你,总与真实的你有相当的距离;年度报告试图了解你,却未必真正懂得你。
;也不妨将其视作一面承载记忆的模糊镜子,从中窥见旧时光的印记,理一理思绪、收拾下心情,然后重新出发。这正是:一键报告指尖展,昼夜行迹留其间。何须赛博自画像?扪心内视得线.
吕京笏 人民日报评论 2023-01-06癸卯兔年春节将至,昨天,中国邮政发行了《癸卯年》特种邮票,包括“癸卯寄福”与“同圆共生”两枚。在“癸卯寄福”邮票上,一只蓝身子、红眼睛,右手执笔、左手持信的兔子形象引发广泛关注,让此次生肖邮票发售成为线上和线下讨论的热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生肖邮票的话题。十二生肖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智慧结晶,生肖邮票是生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从1980年首次发行算起,40多年来,我国已经完整发行了三轮生肖邮票,今年发行的是第四轮的第八套。一枚枚生肖邮票,沉淀文化的底蕴,讲述时代的变迁,早已成为年俗文化与民众记忆的一部分。
拉长时间的视野,起源于中国的十二生肖,在一千多年前就流传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并融入当地主流民俗。1950年,世界上首套生肖邮票在日本诞生。1993年,美国邮政发行了生肖鸡年邮票。如今,世界上已经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过生肖邮票,遍及亚、非、欧、美以及大洋洲等五大洲。联合国也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开始发行生肖邮票。小小的生肖图案,畅通无阻地印上了全世界的邮票,在“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中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故事,对促进文化交流、深化文明互鉴起到了积极作用。
生肖邮票备受关注,离不开一定的投资价值与升值空间,更源于其蕴含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比如“癸卯寄福”,依据兔伴嫦娥、遥踞月宫的传说,采用了卯兔传书的新颖构想,所传之“书”正是中国传统的书信,并且以“传书”寓意“寄福”。而“蓝兔”谐音“蓝图”,让吉祥美好的祝福不仅限于家福,还有深刻的国福。“同圆共生”邮票则描绘了三只兔子首尾相接、奔腾不息的场景,借此展现生命的灵动、生机与温情,背景衬以“玉兔捣药”纹饰,表达祈求平安健康、人民幸福的真挚愿望。艺术欣赏与审美喜好往往百人百味,生肖邮票背后的美好寓意与文化归属感或许才是更多人成为其“铁粉”的心理动因。
方寸之间乾坤大。从内容上看,在我国走过40多年历程的生肖邮票,既有一脉相承也有细节演变,能够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特征。比如,1992年到2003年发行的第二轮生肖邮票新增“CHINA”字样,见证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也折射出那个年代里全球视野与国际思维的生长。此外,相较于前两轮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第三轮在传统基础上突出了现代设计元素,图案更加鲜艳多姿;2016年开始推出的第四轮生肖邮票图案寓意更深刻、内涵更丰富,开启了生肖邮票的新纪元。传统与时代相通,历史与现代相融,生肖邮票越来越时尚,成为时代变迁的忠实见证者和记录者。
从技术上看,生肖邮票的工艺发展史,也是我国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的生动缩影。收藏爱好者会知道,前两轮的生肖邮票以传统技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