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追问“甘肃山地马拉松赛” :必须彻查原因和相关责任给遇难者一个交代!

(原标题:、央媒追问“甘肃山地马拉松赛” :必须彻查原因和相关责任,给遇难者一个交代!)

23日上午,救援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甘肃省白银市市长张旭晨鞠躬并表示:“作为赛事主办方,我们深感内疚和自责,并对遇难人员表示沉痛哀悼。”

截至今日(23日)中午12点,这场令人揪心的救援行动结束了,21名参赛遇难人员遗体已经全部转运出遇难现场。

22日,172名选手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行的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大风、冰雹、冻雨等极端天气。

据新华社23日消息,从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公共安全事件前方应急指挥部获悉,23日12时许,被困人员搜救宣告结束,历时24小时左右。截至中午12时,21名参赛遇难人员遗体已经全部转运出遇难现场,应急救援行动结束,伤员救治、善后处置、事件调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据多家媒体报道,在此次事件中,有人跑了24公里后手冷得发抖,及时退赛;有人晕倒在路边后被牧羊人救起,送至窑洞,并让他烤火,这才化险为夷;有人因为大风暴雨,在CP2就选择了退赛,并称活着回来就是庆幸了;还有两名遇难者,落入山崖底下;更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次冻死的一半都是圈内的高手,其中包括

中国超马圈的领军人物、宁波江南百英里冠军梁晶,中国跑圈知名的曹朋飞,黄印斌和残奥会冠军黄关军。

开赛前,宣传资料称“人间从五月晴朗,蝴蝶煽动风的来往,跟着夏天的节奏,来到大美黄河石林,一起探索自然的流动、感受自然的风光。”

然而,天气却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景泰县5月22日的天气预报显示,当地当日最高气温13℃,最低气温6℃,小雨转多云,西北风4级。

据极目新闻,参赛选手透露,“黄河石林越野赛遇到的是百年不遇的天气,暴雨狂风,很多人失温,大部分选手选择退赛。”遭遇到极端天气后,部分选手也通过赛事选手群进行了救援申请,并表示多位选手失温“严重不能动”“风太大,保温毯全部被吹烂”,“有几个人已经没有意识,口吐白沫”。

甘肃森林消防的消息称,22日下午,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31公里处,短时内、小范围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导致该赛段运动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

甘肃省气象局在5月21日的重要天气提示中提到,“21日~22日甘肃省有一次大风沙尘、降温降水天气过程……5月已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时段,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冰雹、雷电、阵性大风等不利影响”。实际情况和预测是一致的。

据中新网、23日上午,记者致电景泰县气象局,相关人员介绍,景泰县气象局为本次比赛提供了现场气象服务,气象局的主要领导给组委会的主要领导发送了比赛场地的气象信息专报。气象专报中提供了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风级风向等信息,“但是具体的冷空气过境信息没有。”另据极目新闻,因为没有相关气温测量设备,气象部门不掌握越野比赛的场地的气温状况。

事故发生后,不少网友纷纷质疑,一场普通马拉松赛事,往往每隔一公里就有一辆救护车,几分钟路程就有一位医护人员。而如此规模庞大的百公里越野马拉松,在遭遇极端天气的情况下,应急预案在哪里,医疗保障措施怎么在做?“21人遇难,医疗保障在哪里?”“百里越野马拉松,救护车呢?医护人员呢?”

据极目新闻,23日上午,记者致电甘肃省体育局,工作人员称,前方指挥部正在救援,具体情况他不清楚。关于赛事的救援保障等具体事务,他们这边不负责,是由景泰县县里负责的。

白银市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这个马拉松越野赛是第四届,由市里主办,是发过文件的。”医疗保障工作不属于市体育局负责,相关情况并不了解。

记者拨打白银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电话,值班人员告诉记者,赛事的医疗保障是由上级部门主管,并安排各下属单位执行,今年他们并没有接到上级通知,没有参与该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

上午10时40分,记者拨打白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电话,工作人员称,他们没有直接参与医疗保障工作。

景泰县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确实由他们负责,但具体是什么情况她也不清楚。

值得一体的是,据封面新闻,网友刘先生(化名)曾多次参加过马拉松赛,此次比赛前,他曾向主办方提出建议,要有完整的救援预备方案。“所有选手佩戴鲜艳的标志(比如红领巾一类的)能发光最好,方便选手白天和夜晚结伴,一旦有问题也利于救援,还要有补给点,要有盐。结果当时就被组委会和群里很多选手无情嘲笑了。”

5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国内知名马拉松主持人、体育营销专家王超。王超表示,越野跑的性质就决定其存在较大的风险性,救援无法及时到达的赛事迟早出问题。

“我不赞成越野跑!”王超说道。他认为,越野跑对选手的要求非常高,比路跑的要求高很多,这一块就限制了很多人。同时,越野跑的很多路段没有通公路,一旦出事很难及时展开救援。路跑出事了,(救援)可能几分钟就能到,但越野跑出事了,几个小时都未必能到。即便救援最后到了,也可能面临着重大的伤亡。

172人参赛,21人遇难,一场比赛竟有超过10%的选手遇难,其中包括多名国内越野跑的顶尖选手!这是国内山地马拉松运动开展以来遇到的最大一场灾难。远远超出了社会公众对于马拉松这一赛事的普遍认知。震惊之余,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天灾还是人祸?

新华社发表评论称,局部极端天气确实难以预测。但是,作为专业程度要求极高的极限运动赛事,这场比赛各项组织工作是否达标,必要的安全保障是否到位?这是必须要追问的关键性问题。

从现场照片看,选手大多短袖短裤,并未随身携带冲锋衣等保暖装备,这也是导致许多选手出现致命性失温的直接原因。在山地马拉松赛事中,冲锋衣等保暖装备一般都是“强制装备”,必须经过严格检查,保证运动员随身携带后才能允许其参赛。然而在白银这场西北高海拔山区举办的赛事中,冲锋衣仅仅是“建议装备”。

此外,赛事的补给点设置、装备转运是否满足安全保障要求,也是一个疑问。需要指出的是,专业领域的极限运动并非“玩命”,而是有着严格的安全标准。

近年来,国内山地马拉松赛事方兴未艾,许多有着丰富山地资源的地方看中其宣传效应,纷纷瞄准这一领域举办赛事。然而,能够达到国际通行专业标准的赛事尚属少数,许多赛事都存在粗放经营、安全保障不到位的情况,安全事故频发。一些地方只重视设置高奖金等物质条件吸引运动员参赛,却在最重要的安全保障上不愿投入,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对赛事发展极为不利。可以想见,这场包括多名精英运动员遇难的重大安全事故对中国山地马拉松、山地越野等极限运动的发展是一个沉重打击。然而,无论是热衷举办赛事的地方,还是相关运动管理机构、运动员,都该深入反思了:是要野蛮生长,还是高质量发展?

央视也发表评论。

、央媒追问“甘肃山地马拉松赛” :必须彻查原因和相关责任给遇难者一个交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to top